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

[滑雪常見問題] -- 當個技巧高超的skier 或是 帥到翻的boarder ?


Snowboard 帥

Ski 優雅

究竟哪種會是入門的第一選擇 ?

這個問題往往是第一次接觸滑雪時心中的兩難

無奈假期有限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除非把老闆打昏才有更多的假期可以嘗試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運動

這篇文章想讓所有初心者有個在還沒接觸滑雪前

心中有個底

才能開開心心的享受滑雪 .
















長久以來滑雪朋友可能都聽過一句話

"雙板滑雪(Ski)易學難精 , 單板滑雪(snowboard)難學比較容易精"

這句話對於第一次接觸滑雪的朋友來說非常值得參考 

怎麼說呢 ?

由於ski 的初學動作較容易分段學習

而snowboard的動作要領幾乎建構在那窄窄的鋼邊控制

以完全沒接觸過滑雪運動的新手來說

當然是可以一階段一階段分解練習的ski 較為平易近人 .

到這邊大家應該心中都有個初步的概念

我們就再把學習過程細分

大家耐心往下讀囉 !




<剛接觸滑雪的1~2天>

一開始的前幾天雙板滑雪遠比單板滑雪來的好上手 

雙板滑雪的兩隻腳可以自由的活動

每當失去重心時

我們還可以利用身體的本能找回平衡

相較之下單板滑雪的雙腳無法自由活動 

一但失去平衡就只有吃雪的唯一選擇....


除此之外

Snowboard的站姿必須側面站立肩膀向前

視野只剩下平常的一半

而skier的身體面向谷方 

仍然擁有最熟悉的視野寬度 

對於速度與障礙物的掌握與完全無縫接軌

因此在剛開始學習的蜜月期

Skier 可以毫無忌憚的嘲笑摔得滿地找牙的boarder...

在有限的學習時間裡(3~5天)

Skier可以獲得相對多的成就感 




<蜜月期過後>

通常蜜月期後情侶會開始吵架

Skier的雙腳也不例外 

前幾天對boarder的嘲笑彷彿把自己的扣打都用完了

隨著滑行速度增加

Skier的雙腳開始想要分房睡

在有速度的情況下

當初可以自由活動的雙腳變成缺點

速度越快就越難控制雙腳的同步 , 對稱與轉向

更遑論還要控制雙腳"披薩/薯條"的開合達到減速/加速的效果 .

(煞車時想像腳上的ski是一塊pizza的兩側 , 板頭輕觸板尾打開 ; 滑行時想像腳上的ski是兩根平行的薯條)

通常這個階段會花上skier一周左右的時間

在確實掌握減速的要領甚至學會平行轉彎後

Skier才有能力慢慢向較高難度的紅/黑線前進 .


反觀當初摔得滿地找牙的snowboarder 

最初的兩個障礙(雙腳以及側身)

慢慢的變成減速以及進彎的優勢

連動的雙腳以及側身的站姿

使boarder可以更快的達到頭-肩-軀幹-膝蓋-雪板的轉向連貫與減速 

只要克服這個階段

接下來boarder就只需要更熟悉站姿以及身體重心的調整

更棒的是

越快的速度會讓雪板轉彎時的觸雪面積越來越小 

過彎更好控制  

這些大概在滑行的第3天後慢慢開始發酵

相較於Skier的創業維艱 

Snowboard則是漸入佳境  

(雖說是漸入佳境 , 但也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簡單 , 還是需要持續的學習/練習 . 學海無涯阿~)
不過也不用就此對ski敬而遠之

Ski的高階技巧只能用博大精深來形容

相比之下

單板滑雪在後期滑行速度明顯比Ski 慢 

因此許多單板的玩家會轉向特技路線找尋更多的刺激

而雙板滑雪則有太多的招式可以讓滑行更穩定更快速

重心壓更低享受壓車過彎的快感  

這也是許多人對ski樂此不疲的原因

如果你開始深深愛上滑雪

相信我 

雙板滑雪會是你一輩子的好朋友

目前在雪場的最高記錄

是高齡78的老先生自由的用Ski飛翔

大家一起加油吧 !




本文部分參考自 :
http://www.snowskool.com/blog/skiing-or-snowboarding-for-beginners-which-is-easier-to-learn


2016年8月22日 星期一

[滑雪常見問題] -- 寫給第一次接觸滑雪的你(妳) , 該不該請教練 ?



大家好 , Shawn 又來了 !

2015-16 雪季除了加拿大


全球降雪量普遍不佳 

捱了9個月後相信大家的雪癌都蠢蠢欲動到不行 


再不用粉雪解毒就會發病而亡 .



打開網站發現滑雪團/教練資訊滿天飛 


相比旅行團的套裝行程 

自由行好像比較省錢 ?



其實
要不要有個教練教學 

端看你想擁抱滑雪到甚麼樣的程度 .




"只滑3天 ; 想滑10天 ; 可以滑1季 ; 立志當大神 "

不同目標 , 每個人學習的曲線都不同 ,  無法一言以蔽之 .

這篇文章就讓我用一點點淺見與大家分享我在雪場遇到的情況 .


以滑雪這個新興運動來說

CASI/APSI/NZSIA 等不同的教練系統 

都有一套相似卻又不盡相同的教學邏輯 

目的就是讓初心者可以有系統的一步步建構自己的滑雪姿勢/知識 .


學習曲線大致可以分成下列幾個階段 :


新手 (第一次接觸滑雪) :



最常遇到朋友滑的不錯卻不曉得會不會教 

或者他答應教你 


但到了雪場最終還是雪癌病發 

幫你看一下動作(時間往往不長)你就慘遭放生的命運 ....

就在跌跌撞撞的情況下學到了不完全的基礎 .

(P.S. 如果有男生朋友到了雪場還願意教妳 , 女雪友可以考慮嫁了 . 他底抗了滑雪的吸引力 , 把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


相反的教練們受過教學的系統性訓練

教學過程中可以從你的進度跟心態給予適當的建議 . 




語言的相通也是一另個重點 

以目前滑雪團1:6左右的教學比

雖然無法與1:1的私人教學細膩度相提並論 

但已是最適合第一次接觸滑雪的學習方式 .




如果金錢對你來說不是問題 , 那請個1對1的中文教練當然是最好的選擇 . 

=====================================
滑雪旅行團 : ★★★ (高CP值)

中文教練私人教學 : ★★★★  (教學最細膩) 

好朋友教你 : ★★☆☆☆   (賭人品他不會放生你囉 !)

Youtube : ★☆☆☆☆  (天資聰穎就不在討論範圍內了)

不請教練 : ☆☆☆☆☆  (何苦花了那麼多錢來國外練習摔跤 ?)

=====================================




生手 (已有接觸過滑雪的經驗 ) :


這個階段的夥伴們在滑雪團中通常分配初級~中級班的教學

但仍需要時間進行更多的練習 


往往也開始嘗試加入自己的理解來達到滑行的目標 . 


教練適時的姿勢提醒以及動作檢討在這個階段會非常有幫助 

如果你有好朋友可以幫忙看動作那就可以省下教練的費用

或是參加旅行社滑雪團已自主練習為主 , 教練幫忙修正動作為輔 .


只是專業的教練除了幫你看看提醒你外

也會再依照目前的進度再提供更多練習的方法 . 


===================================== 
滑雪旅行團 : ★★★★★  (自主練習 , 針對特定動作修改)

中文教練私人教學 : ★★★★★   (隨時都有人可以修正姿勢)

好朋友教你 : ★★★☆☆  (也行 , 是一種省錢的好方法 !)

Youtube : ★★☆☆☆  (天資聰穎一樣不在討論範圍內了 !)

不請教練 : ★☆☆☆☆  (還是建議需要有人幫忙修正動作)  

=====================================




中手 (Snowboard 會S turn , Ski會平行轉彎):


大部分已經滑過3~4團以上的夥伴都落在這個階段

在滑雪團甚至可以被分到高級班  


也漸漸知道自己還需要甚麼 .  



這個時候程度相近的朋友可以互相提醒動作 , 一起跑山 

享受滑雪無拘無束自由的樂趣 .



如果真的遇到瓶頸 


教練當然是你最好的解答 .


他可以大幅減低你摸索的時間 


也可以給與相對應的心裡建設 , 讓你少摔很多跤 .


當然youtube在這個階段也是你的好朋友 .

多觀察不同的滑行姿勢 


都可以對自己的技術更加提昇 . 

總結來說 , 此時已經開始自我摸索


教練與否端看自己的選擇 . 


想當然爾滑雪是個燒錢的運動 , 教練都是很窮苦的 .....

如果你覺得教練教的很認真 

也是非常歡迎這個時候找個1對1的教練貼身指導 

教練們身上多多少少都有留一些絕招

說不定他可以偷偷分享給你 , 讓你把妹功力+20% 


=====================================

滑雪旅行團 : ★★☆☆

教練私人教學 : ★★★☆☆

好朋友切磋 : ★★★★☆ 

Youtube : ★★★★☆

=====================================


高手:


此時你大概可以體會獨孤求拜的感受  

周遭的朋友們也無法再給你甚麼建議了.

這個階段youtube以及不怕摔的勇氣就是你最好的教練 

護具記得帶齊 , 保險記得要保 , 然後就可以找你先前的教練們一起跑山 , 玩跳台 , 上rail , 跳半管 , 衝鬆雪 .

除非你有真的非常特殊的需求 , ex : 雪崩逃脫教學 , Backcountry 飛躍 , 那還是花錢報名課程 , 請個專門的教練吧 !

=====================================

滑雪旅行團 : ★★☆☆☆

教練私人教學 : ★★☆☆☆

程度相當的好朋友 : ★★★★☆

Youtube : ★★★★☆

=====================================


在滑雪運動中  

每個人滑行風格不盡相同 

動作也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


最重要的還是花時間不停的練習  

唯有不停的練習與思考 

才是成為大神的唯一道路 .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 還請不吝幫忙分享/按讚囉 !


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滑雪常見問題] --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雪板


隨著滑雪里程數累積 , 雪友慢慢會想要購入自己專屬的第一張雪板 , 有鑑於此 , 我就把一些需要注意的買板要素分享給大家 .


  • 雪板大小 


(1)以體重決定板長(承載力)

有些人說以身高決定雪板長度 , 其實不然 . 體重才是決定雪板長度的因素 .

越重的體重需要越長/越寬的雪板來支撐以及平均分散重量 . 

過長過寬的雪板導致不好操控 ; 過短過窄的雪板導致不夠穩定 .

但是如果你想要玩鬆雪 , 稍為加長加寬的板子可以板頭更微微翹起 , 得到良好的鬆雪操控性 .

如果要玩park或是freestyle rider , 稍短的板型則會增加靈活度 , 花式動作更為俐落 . 

下表是我在國外某網站節錄 , 注意中間的公制單位(公斤) , 以及右欄的板長(公分) 即可 . 


Based on rider weight
Rider Weight LBRider Weight (kg)Board Size (cm)
502390100
50602327105115
60702732115125
70803236125135
80903641135140
901004145138144
1001104550140146
1101205054142148
1201305459144149
1301405963146152
1401506368148154
1501606873151157
1601707377152158
1701807782153159
1801908286155161
1902008691157163
2002109195158165
21022095100159167
220100160168


也就是說 , 如果體重介於50~54 的女生 , 適合的長度大約落在142~148 公分

體重介於73~77 的男生 , 適合的長度大約落在152~158 公分 

最終的長度可以再依照自身的偏好(靈活/穩定)增減 .


(2)以身高決定板長(靈活度) 

雖說體重才是決定板長的第一要素 , 但我們也可用身高來做為權衡的標準之一 .

概略來說 , 板長介於肩膀到下巴的高度間 , 都是適合的長度 , 可以再依各人喜好增減 . 同樣地 , 較短的板常適合以靈活取向的freestyle , 較長的板子適合以穩定取向的滑行 . 

下表是較為講究的算法 , 不同於上表以體重為決定因素 , 此表的決定因素為身高 .

Snowboard Sizes, Based on Riders Height
Your height (inches) x 2.54 x 0.88 = Suggested Board Length
Riders HeightSnowboard Sizes
HeightBoard Size
Ft/InCmCm
3’7″109cm90-105
4’1″124cm110-120
4’6″137cm115-130
4’10”147cm125-135
5’1″155cm130-140
5’3″160cm135-145
5’4″163cm140-150
5’5″165cm145-152
5’6″168cm148-153
5’7″170cm150-155
5’8″173cm152-155
5’9″175cm153-157
5’10”178cm154-159
5’11”180cm155-160
6′183cm156-162
6’1″185cm157-163
6’2″188cm158-166
6’3″191cm159-167
6’4″193cm160-170

(3)板寬

每個人的腳型大小不同 , 連帶影響雪鞋/固定器的大小不同(S,M,L) .

不同的固定器大小有可能會造成超出雪板兩側邊緣(過長) , 小於兩側邊緣 (過短) 的情況展生 . 

由於雪板是用腳跟/腳尖進行控制的運動 , 過長/短 的固定器會導致的結果如下 :


  • 過長(過大) : 固定器大於雪板兩側太多 , 在進彎後還沒有達到理想的鋼邊作用角度 , 雪鞋的前/後緣就已經接觸到雪面 , 無法再進行更積極的鋼邊角度使用 . 白話來說就是壓彎才壓一點點 , 鞋頭/腳跟就先頂到雪面了 , 再繼續施壓就會產生干擾 , 以騎機車來說 , 就是磨中柱啦 !
  • 過短(過小) : 相較於太長/大的雪鞋或固定器 , 太短的固定器相比之下沒有這麼大的影響 , 但由於腳掌施力位於板子較內側 , 需要花更多的力氣來達到原本該有的進彎效果 . 想向一下你的腳在板子上 , 因為離鋼邊有一小段距離 , 槓桿原理使然 , 勢必要提供更多的施力才會有預期的效果 . 

考量腳型/鞋子大小與生俱來無法改變了 , 因此選擇一個適合的板寬也是考量的要點之一 . 最適當的大小 , 大約是固定器的前後緣距板緣約0.5~1 公分 , 可以獲得最好的控板效果 .


  • 雪板種類

決定好板長/板寬後 , 接著會遇到琳琅滿目的板型分類 , 介紹如下 :

All mountain : 全山板 . 為最常見的板型 , 硬度適中 , 特性平均 . 適合壓雪雪道上的滑行 , 但也容許你進park小跳一下 , 做做地板動作 , 甚至進鬆雪 . 不這麼特別但也足夠應付各種小小的需求 . 通常板型頭尾對稱 , 但螺絲孔位些微往後偏板尾增加滑型穩定性 . 適合做為新手的第一張板  ,

Freestyle : 花式板 . 依硬度可再分跳台 , Jibbing 板 . 跳台板偏硬 , 著重於加速與落地的穩定性 , 板型通常為絕對對稱 , 方便在空中進行switch或是空中轉體 . Jibbing 板偏軟 , 增加拉板的彈性 , 方便進行地板動作時的流暢性 , 板型也為絕對對稱 , 變於換腳滑行 .

Freeride : 自由滑行板 . 也是滑行為主 , 但偏重於各種地形的使用 , 如鬆雪/樹林/不整地/未壓雪 ... 等 . 板型常設計成箭頭/燕尾 , 或是不對稱 , 拉繩等等 , 螺絲孔位也會後移使板頭翹起的幅度增加 , 避免在鬆雪滑行時的板頭下沉卡在雪裡 .

  • 雪板對稱性
聊完不同目的的雪板分類後 , 可以再考慮板子的形狀/對稱性

Directional : 顧名思義 , 板子具有方向性 , 但不一定對稱 . 如箭板就非常明顯的具有方向性且不對稱 . All mountain 一般來說外型對稱 , 但螺絲孔位後移 , 造就了板頭較長的方向特性 .

True twin : 全對稱 . 不管是螺絲孔位或是板頭板尾都是100% 對稱 , 因此無方向性 , 兩邊都可當板頭 , 適合雙腳運用自如或是常做switch 滑行的boarder .

  • 雪板形狀
目前的雪板品牌眾多 , 各大廠商們絞盡腦汁推出各種與眾不同的板型來吸引大家 . Camber / Rocker / Dual camber ..... 琳瑯滿目 .

但相信我 , 這其中的差距以我們的程度應該是還感受不出來 , 因此還是以雪板花色喜歡就好 . 如果真的想要深入研究 , 可以參考以下的網站 .

<資料參考>
http://www.the-house.com/helpdesk/snowboard-sizing/

我們今天就先介紹到這 , 最後起大家來練習一下, 下圖是哪種板型呢 ?



歡迎留言跟我說 , 我們下次見 .